股市无常,如何在迷雾中看清方向?
一、投资路上的孤独感:谁懂那种“抉择感”?
和几个做投资的朋友聚会,喝了点小酒,畅谈人生,感觉自己也快成哲学家了……但,说实话,投资这事,哪怕是聊得再欢,真到面对K线时,依然是孤独的战士。那种感觉,就像站在十字路口一样,外面一片喧嚣,可自己却得独自做出决定。是不是很有点“内心戏”啊?特别是那种看似主动,其实充满压力的抉择感——说不迷茫的人,要么就是傻,要么就是说谎。投资,能不迷茫吗?
今天A股的走势也就这么一回事,上午高高在上,下午又低低下去,到13:50,那个“高层见几位大佬”的小作文又出来了——情绪反转,竟然上演了“触底回升”的大戏。科技股领涨,恒生科技指数还创了近3年的新高,结果我的ETF们继续稳稳地做轿子。这周,港股可真是“强得让人目瞪口呆”,恒生指数一周上涨了7.04%,恒生科技指数更是7.3%,五连涨!对比A股的沪指1.3%和沪深300的1.19%,港股的表现简直“碾压”。所以,选那些科技成长股、港股,简直是“高性价比”大礼包。
二、社融数据:不看也罢,M1数据简直是“新笑话”
收盘后,统计局公布了社融数据,其中M1的表现,简直让人大笑掉大牙。原来,M1启用了新修订的统计口径,搞得大家都弄不清楚到底包括啥。简而言之,这个数据的参考意义大幅下降,简直和“空头支票”差不多。结果,1月份M2同比增长7%,M1同比增长0.4%,比预期低,直接让市场有点懵。社融整体表现还行,可里面政府债的占比太高,结合PPI走弱来看,市场依然是“低需求+资金活化度低+通缩持续”的格局。能不震荡盘整吗?业绩验证期还没结束,行情哪来那么简单的“一飞冲天”?
三、国际因素:川普在干什么?别指望他“按住开关”
再来看看国际大环境。川普这个“搞事的高手”继续捣乱,大家可以准备迎接“对等关税”了,市场情绪肯定会受到一些影响。再加上市场趋势在“价值”与“成长”之间来回摆动,股市的涨跌简直成了“随机抖动”。今天成交量1.74万亿,说明大家还在观望,没啥大动作。对,观望,没错!情绪就像过山车,谁知道下一站是高峰还是低谷?
四、短期情绪与投资策略:别傻乎乎的“回本”了就卖掉
最近,很多人都在说:“我回本了,我解套了!”尤其是港股的那些投资者。沪指在3350点附近根本上不去,很多人都是“回本就卖”,从而加大了抛压。这种情况,就是市场在“洗筹”。所以,最近我都懒得看盘了,看盘没啥用。你们信不信“一路小跑走向胜利”的说法,反正我是不信的。投资,不是拿着一个“均值估值”去炒的。真正的策略是“重仓以对”,而且要敢于割掉泡沫,吃下红利,才是真正的智慧。
五、投资的“短期主义”与“中期视野”
这世界充斥着“短期主义”,大家都追求那些“周度收益率”和“月度收益率”,好像一切都得快。其实,这就是情绪的本能反应。聪明的人,能在这情绪中找到机会,但他们知道,短期的盲目追逐只会让你缩小视野,无法看到更广阔的投资天地。而长期嘛,也未必是好的选择,因为它很容易让你经历过山车似的“风险”。所以,我自己常用的是“中期策略”,稳中求胜,快慢之间,平衡就是王道。
六、实战经验:警惕“集体共鸣”
通过多年的实战经验,我想对大家说,任何一个投资“逻辑”都得保持警觉。尤其是当你发现,市场的声音跟你一致,大家都在追随同样的思路时,往往意味着危险已经悄然逼近。投资是孤独的游戏,你要在冷静和激动之间找到那个理性的中点。而且,真正的高手,往往是在你不理解他们时,早已悄悄收获了胜利。
——以上内容来自网友投稿,不代表本站观点和立场。内容仅供讨论交流,不作任何投资建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