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度的“错失机遇”,从电商到AI,到底哪里出了问题?
百度,这个曾经横扫互联网的巨头,最近有点“干啥都吃不上一口热乎的”的感觉。大家有没有注意到,百度风投和deepseek之间的“八卦”火了?有网友调侃,百度风投办公室居然就在deepseek北京办公室的楼上,可是,百度竟然没投资它!有网友忍不住开始嘲笑百度,觉得它错失了一个大好机会。结果,百度风投也挺委屈,回应道:“不是我们不投,问题是人家根本不缺钱啊!”
这还真有点让人唏嘘。好久没看到百度的“动静”,我忍不住去查了一下它的股价,哎呦,这一看吓一跳。你知道吗?2021年2月,百度的市值一度突破了1200亿美元,但现在只剩下300亿多一点。说好的“巨头”呢?怎么跟“恐龙”似的,掉队了?
不过,百度其实还算有眼光的,特别是在战略方向上的预判,不得不说,很多布局都很前瞻,但偏偏,这些前瞻性布局没能抢到“先机”,反而被后来的玩家“摘了桃子”。比如,早在2007年,百度就开始进军电商,推出了C2C平台“百度有啊”,甚至豪言“必超淘宝”。说实话,这个时间点并不算晚,毕竟淘宝也是2003年才推出的。但结果如何呢?“百度有啊”没撑住,最终在2012年关停了。那时候,聚美优品和唯品会等平台都在后发制人,反而做得风生水起。
再看看2011年,百度提出的“中间页战略”,看似是一个大有可为的商业计划。Robin那时候的构思,可以依靠百度巨大的用户流量和入口优势,孵化出各种领域的大佬。比如看剧就推到爱奇艺,想旅游就引导到去哪儿,想装修就给你齐家网……但可惜,百度的“中间页”战略,不仅没有培养出新的巨头,反而最受益的是腾讯。腾讯利用微信入口优势,通过战略投资,成功布局了京东、美团等垂直领域大咖,最终掌握了移动互联网的江山,而百度只能在旁边羡慕。
再往后看,2013年百度以19亿美元收购了91助手,这笔交易曾被认为是百度布局移动互联网的“豪赌”。那个时候中国互联网正经历着从PC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的转型,百度可不想在移动端掉队,于是大手笔收购了91助手。但事后证明,这笔买卖是百度的又一次“误判”,这一波布局并没有让百度在移动互联网风口上飞起来,反倒是付出了巨额代价。
百度甚至在2013年成立了智能驾驶事业群,开启自动驾驶的征程。2017年,百度发布了Apollo计划,试图通过开放自动驾驶平台来抢占先机,这个举措一度引发了行业关注,可惜在短暂的辉煌后,百度的无人驾驶却陷入了停运的传闻。对比一下其他企业,像特斯拉、谷歌这些,不仅坚持着智能驾驶的研发,还不断带来惊艳的进展,百度这趟“车”也难逃被超车的命运。
而在AI领域,百度也是比较早入场的。早在2013年,百度就成立了深度学习研究院,紧接着便涉足了自动驾驶领域,还发布了百度大脑、昆仑芯片等一系列产品。而到了2019年3月,百度发布了文心大模型,成为国内巨头中最早布局大模型的公司之一。可惜,在这条路上,百度虽然起步早,但却被后来者如deepseek等甩了好远。
百度啊百度,真是“起了大早,赶了个晚集”。为何每次都有了好的前瞻性布局,却总在关键时刻被别人赶超?这就是百度的宿命——再怎么聪明的策略,如果没抓住时机,最终也只能沦为“后知后觉”的旁观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