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避免股市“过山车”?盘点那些让你追悔莫及的操作。
一、误打误撞的股市旅程
周五,我看着融创中国和北汽蓝谷的股价飞涨,心里的那股“解套”希望终于出现了,仿佛能看到久违的阳光。然而,我的心情却并没有想象中的喜悦,反而充满了那种无法言喻的惆怅。为什么呢?因为就在这时,小米——这个从未让我失望的明星股——又突破了万亿市值,涨了5%。这一下,我彻底懵了。我错过了它的高速上涨,错过了那个“翻身”的机会,眼看着它高飞远离,我只剩下懊悔。对我来说,这已经成了一个无解的难题,似乎也没什么能让我重新找回信心了。
二、投资迷茫:我和小米的错过
回想一下去年7月到今年4月的那段时光,我曾经满怀信心地押注券商和房地产,最后却两手空空。然后,我决定“赌”一把小米。当时,我把10万元投了进去,还不时加仓。然而,小米的涨幅总让我觉得太慢,于是我决定转战那些涨得更快的股票。几番折腾下来,虽然小米从15元涨到27元,接近翻倍,但我却没能捞到多少。错失了机会,我又一次心急如焚,在27元的时候,我豪赌40万元,希望抓住最后的机会。结果,命运给我开了个玩笑——11月20日,小米突然大跌,我还在安慰自己:“没关系,继续持有,除非创下新高。”结果呢?午觉醒来,手忙脚乱地把27元的仓位清仓了,亲手断送了最后的翻身机会。
三、那时的建议,真是“黄金话”
事后回想,还是有很多好心网友给了我宝贵的建议,比如:“沿着5周线走趋势,没毛病” 或者“清仓的触发点就是——停止增长。”这些建议当时听得我心里很清楚,但我却选择了忽视。现在再想想,真是愚蠢至极。小米一路高歌,而我却再也没能等到它再次企稳的机会。
四、从“迷失”到“梭哈”心态
清仓小米后,我决定再试试港股的中芯国际。当时,中芯国际的股价仅为25元,而A股高达100元,H/A比不到0.3。我想着港股大概率会迎来补涨,最起码能翻倍到50元,于是继续加仓,最后持仓金额达到20万元。结果呢?股价不仅没有上涨,反而一路下跌。等到亏损10%时,我终于有点怀疑,决定止损清仓。可没想到,一周后股价居然直线飙升,几乎翻倍,而这时,我已经错失了机会。
五、从“北汽蓝谷”到“融创中国”:永远的错过
卖掉中芯国际后,我的心态有点失衡,决定孤注一掷地投入融创中国。当时,房地产板块整体回调,而融创中国却比其他股表现得更强劲,我觉得它有“底气”。于是,我毫不犹豫地将40多万元资金全投了进去。然而,市场给了我最残酷的一课。进入2025年后,融创中国股价一周内暴跌50%,让我直接亏损近20万元。所有的资金和希望顿时全没了。
六、自己都不愿买的股,偏偏重仓了
看看我手里现在的北汽蓝谷,已经被套了整整8个月。回头想想,它那50万元的新品享界S9,连我自己都不愿买,居然却重仓了它。我总想着这只“低价股”能否“逆袭”,结果我不仅把自己的钱套进去了,还徒留遗憾。真是脑袋坏掉了,明明最感兴趣的电动车是特斯拉和小米,可我却因价格高而迟迟不敢入手,结果只能眼睁睁看着它们的股价一路上涨。
七、错在哪?想明白才能改变
我终于明白了,自己错得根本原因在哪。看着融创中国和北汽蓝谷这些低价股,总觉得低得有潜力,可基本面根本不行;而面对小米和中芯国际这种具备长期成长性、产业布局清晰、管理层强的优质公司,我却总是对短期波动过于敏感,没能长时间持有。
更糟糕的是,当这些“垃圾股”跌得厉害,我总觉得“只要不卖,就不算亏损”,于是死扛着。反倒是那些赚钱的优质股,我一看到有点盈利就急着跑,结果总是错失最后的升值空间。
八、破釜沉舟:最后一次的尝试
到现在,我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错误,但已经没有能力再改正。股市这趟过山车,我已经坐得筋疲力尽。如果我继续“赌命”,失败的后果将是我多年的积蓄和时间都付诸东流。如果成功,或许能迎来重生的机会,让我从这场“赌局”中挣脱出来。
总之,股市是个让人既爱又恨的地方。它让我曾经燃起希望,也让我明白了什么才是真正值得投资的东西。未来,无论结果如何,我都要放下这些执念,回归现实,好好工作,脚踏实地过好每一天。
——文章来自网友投稿,不代表本站观点和立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