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通人也能看懂的铜缆生意,谁在悄悄抢跑?
一、铜缆行业的“年终奖”,有人全年无休
过年了,大部分公司都放假了,可有一家A股上市公司Hftd的工厂却是灯火通明,机器轰鸣,工人们干得热火朝天——为什么?因为订单爆满,满产状态,供不应求!连春节都不放假的公司,不是黑心老板,就是因为市场太火了,而Hftd显然属于后者。
简单来说,现在行业趋势是“高速率化”,未来铜缆需求只会越来越大,甚至还存在涨价的预期。这个Hftd不简单,利润预计超过2亿,市盈率连7倍都不到,关键是全球范围内,能做到它这个成本和产能水平的对手几乎找不到!如果不是因为流动性问题,早就被资本盯上了。要是有朝一日传出要去北交所上市,那些嗅觉敏锐的资金估计早就闻风而动了。
—
二、铜缆圈的“隐形王者”终于浮出水面
说到铜缆,就不得不提达为(Hldl)。这家公司一直在做Aph、Molex、TE等巨头的供应商,特别是Aph的厦门工厂,达为的供货排名稳居第三,仅次于SS和LTK。而且达为的技术含量不低,目前800G的线缆已经占了出货量的一半,甚至224G的批量送货也已经在路上了,未来1.6T的产品正在测试阶段。
但这里有个问题:达为想扩产,可是缺钱!于是它找到了一个大树——HL。HL本来就做线缆,跟Aph南通关系也不错,可惜自己做224G线缆一直没成功。这下好了,达为和HL强强联手,HL的泰国工厂直接变成达为的扩产基地,机器设备都已经陆续到位了。更重要的是,HL还有一个并入景弘盛的预期,这对达为的估值影响不小。
—
三、LTK成了行业的“加速器”
在高速铜缆的世界里,LTK几乎是绕不过去的名字。1.6T的需求越来越多,而LTK是目前唯一能量产出货的厂商,月出货量达到300万米。这些线缆虽然算是相对便宜的品类,但净利润相当可观。更夸张的是,LTK的扩产设备正在源源不断地到货,市场热度可见一斑。
整个铜缆产业链现在忙得像陀螺一样,Wr这家公司没别的事要操心,唯一的目标就是拼命扩产,产能就是胜负手!如果扩得足够快,那就是赢家,谁让市场需求摆在那儿呢?
—
四、资本市场的“节后焦虑症”
每年春节后,股市都会有点不稳定。有人看到市场一跌就慌了,问公司出货情况,问行业前景,恨不得CEO每天开个直播汇报进展。但换个角度想,刚放完长假,谁一上班就能满血复活?现实中大家都有个调整期,市场也是一样的。
有些公司短期内可能没涨,但他们的排产表已经排满,工厂正在加班加点赶工。这时候与其纠结股价涨没涨,不如先搞清楚自己的投资逻辑:是短线还是长线?是不是本来想短线操作,结果被套成了长线?如果公司基本面没问题,订单需求旺盛,长期来看反而是机会。
—
五、算力市场的“神助攻”
除了铜缆行业,最近软件市场也在经历一场资本狂欢。DS公司因为算力需求爆发,受到了国家政策的加持。短期内算力不足,只能租算力来补缺口,而SDZX也确认海外节点都要上GB200,算力行业根本不是泡沫,而是实际需求驱动的增长。
另外,AI时代的办公软件也在加速变革。SAP虽然强大,但用户体验未必比国产软件好多少,未来AI化之后,可能连电脑都不用看了,全靠语音或自动处理。美股的PLTR一飞冲天,国内软件板块自然也会受到影响。
—
六、市场的“定价谜题”
让人疑惑的是,A股很多真正赚钱的公司,估值反而比某些“概念大于实质”的公司还要低。难道是因为这些公司进不了某些大厂的供应链?还是说,即使进了,也没法赚到大钱?这个问题短期内恐怕没人能解释清楚,但长期来看,市场的定价逻辑最终会向合理方向靠拢。
健康的市场,应该是先让垃圾股炒上天,然后再让真正有价值的公司补涨,这样大家都能接受。现在的情况是,一些便宜的好公司还没被市场发现,但这反而给了投资者低位布局的机会。
—
结语:趋势已定,耐心等待收获
总结一下,目前铜缆行业整体景气度高,Hftd、达为、LTK等企业都在积极扩产,市场需求旺盛。短期内股价可能有波动,但从行业趋势来看,未来依然值得期待。而软件、算力等板块同样处于长期利好趋势,投资者需要做的,就是耐心等待时间给出答案。
对于市场短期波动,不妨保持一点幽默感,毕竟市场天天涨涨跌跌,但真正赚钱的,往往是那些能看到长期价值、并愿意耐心等待的人。
——文章来自网友投稿,不代表本站观点和立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