翻身还是翻车?投资路上的那些血泪教训。
一、少年得志,豪情万丈
25岁那年,我在股市里挣到了人生的第一个百万,顿时觉得自己已经站在了人生巅峰,未来可期,前途光明。虽然这点资金在别人眼里可能只是个零花钱,但对当时的我来说,这可是货真价实的“第一桶金”!
那时候,感觉自己就像金庸小说里的少年侠客,手握“股海神剑”,随时准备仗剑天涯,行侠仗义。每天盯着K线,就像武林高手观察风云变幻,时刻准备出手,一击必中。然而,年轻时的豪情,往往伴随着过度的自信,而市场,总会用现实狠狠教育你。
二、股市是江湖,刀比剑更重要
曾经,我觉得股市是一个快意恩仇的武侠世界,股票就是侠客的兵器,而我更喜欢剑——轻盈、飘逸,一招一式间尽显风采。但随着市场的洗礼,我逐渐明白,真正的高手用的是刀——稳重、厚实,关键时刻一刀封喉。
等待,是股市里最重要的修行。曾经,我喜欢短线操作,每天追涨杀跌,生怕错过任何机会。后来才发现,真正厉害的投资者,往往是那些能耐住寂寞,等到最好的时机再出手的人。这不仅仅是智慧的体现,更是一种心态的历练。
三、投资的沉浮,跌宕起伏的人生
时光如梭,转眼十多年过去了,如今的我已经奔四。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,如今也被市场磨炼成了一个谨慎的老韭菜。
2016年,不知哪根筋搭错了,我一头扎进了期货市场。本以为自己在股市已经摸爬滚打多年,经验丰富,结果六年下来,账户上的资金像坐过山车一样,一路向下冲,亏了好几百万。股市里赚的钱,最后都填进了期货的无底洞。
高杠杆的世界,充满了惊心动魄的刺激,随时都可能一夜暴富,也可能一夜回到解放前。我经历过账户极速膨胀的快感,也体验过瞬间清零的绝望。日复一日盯盘,让我的眼睛快成了K线雷达,但唯一的收获,就是市场终于变得“慢”了。曾经让我心跳加速的股价波动,如今看起来就像蜗牛散步。
四、读书是最便宜的学费
在市场里交了这么多年“学费”后,我终于明白,有些经验,能从书里学到,比从账户亏出来要划算得多。
从2015年开始,我疯狂读书,试图从历史、经济学、金融理论中找到市场的规律。2016年起,我开始做读书笔记,至今已经记录了5588条,每次回顾,总能有新的收获。
《伟大的博弈》是我最喜欢的一本书,里面提到了詹姆斯·菲斯科——一个在金融市场里“搅风搅雨”的狠角色。他算不上顶尖高手,但却是个至情至性之人。在商场上,他锱铢必较,步步为营;可在生活中,他却慷慨大方,乐于助人。这个反差让我深受触动,也让我开始思考,什么才是投资真正的意义。
五、学会接受,才能走得更远
这么多年过去了,我依然是市场里的一名普通散户,账户上的数字起起落落,心态也经历了无数次重建。但与年轻时不同的是,我学会了接受市场的无常,也学会了在风浪中保持冷静。
莎士比亚曾说,真正的英雄,是在惊愕时保持冷静,在愤怒时保持稳定,在激动时保持清醒的人。而村上春树也有一句话:“暴风雨结束后,你不会记得自己是怎么活下来的,但有一点可以确定——穿过暴风雨的你,已经不再是原来的那个人。”
投资是一场修行,人生亦是如此。风雨过后,能够站在市场里,已经是一种胜利。如今的我,依旧怀揣希望,继续前行。
——文章来自网友投稿,不代表本站观点和立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