茅台是否真成第二个“泡沫”?看完这些你会明白
一、关于“茅台压货”的质疑:真有这么严重?
先给大家普及一下“压货”是什么——简单说,就是酒企故意把酒压在仓库里,不卖,等着涨价再放出来卖。很多人说茅台是“压货大王”,那你想问,茅台真是这么做的吗?
答案是:并不是!首先,茅台的出厂价和市场价差距非常大,市场价是出厂价的两倍,结果经销商巴不得厂家能压点货给他们,因为这样他们赚得更多!所以,茅台并不需要“压货”。至于系列酒,的确有点“压货”的现象,但那部分占比小,根本不影响茅台的主业表现。别忘了,经销商为了拿到更多配额,还会往董事长的口袋里塞点“感谢费”,这也是为什么董事长频频出事的原因之一。是的,市场就是这么“热情”,压货这种事,未必是坏事哦。
二、关于“存货周转天数1249天”:难道是卖不掉?
“存货周转天数1249天,茅台卖不动了!”这个说法是不是有点听起来让人忍不住笑出声?问题是,这个天数并不意味着茅台卖不动,而是因为茅台的酿造工艺和存储时间太长了!就拿飞天茅台来说,它需要三年陈化,再勾调一年,才算出厂。所以,你看到的“1249天”其实是酿酒工艺决定的,不是因为库存积压卖不掉。其实,茅台的酒永远都处于一种“供不应求”的状态。
三、茅台是因为贵才好?误区!
有人说,茅台之所以贵,是因为它贵才好。但别忘了,任何商品的价值都是由品质和市场供需决定的,不是简单地“因为贵才好”。试想,手机市场上最贵的8848手机,最后没卖成!再比如,某些高端酒卖得贵,却没人买。为什么?因为它们的品质跟不上价格。而茅台呢,贵是因为它值得。你看看市场上那些能持续打破记录的高端酒,茅台岂是“贵而无理”的那种?
四、关于“茅台控价”:供需决定价格!
“茅台控价,价格一崩盘就全盘崩塌”,这话听着像是有人想嚷嚷着捡个便宜。你以为茅台价格的稳定是靠控制就能实现的吗?其实,不是的。价格的高低,最根本的原因是市场的供需关系。茅台的控制价格,是因为它的供给跟需求是紧密相连的。否则,你看看其他酒企,哪个酒不想控制价格?只不过,茅台做得更好、做得更稳。
五、经销商减少不是因为亏钱,而是优化结构
“茅台的经销商减少了,说明他们亏钱了!”这个看法真是让人笑掉大牙。其实,茅台减经销商是因为优化渠道结构,淘汰了一些不符合标准的经销商,而那些经销商则是由于不符合标准被“清除”掉了,和亏不亏钱完全没有关系。那些喊着“我不干了”的,根本不是正规的经销商,而是一些黄牛。这些人并不代表正规经销商的声音,也不能以他们的“退出”来判断茅台的市场前景。
六、茅台买家大部分是为了升值?搞错了吧!
说茅台大多数买家是为了升值,这个理论就有点牵强了。你是黄牛,当然可以从中做点文章。但普通消费者买茅台,多半是为了自己喝,尤其是一些特殊的场合,自己享用。买茅台的人,根本没想着“套利”。而且,像黄牛那样从经销商手中拿到茅台的普通人,敢买吗?你敢确保它是真的吗?大部分人还是为了品味生活,提升品质,而不是想着它未来能升值。
七、总结:茅台是否成为泡沫?不可能!
说茅台是第二个房地产或者郁金香泡沫,实在是太过于“神化”这种泡沫论了。茅台的扩产之路,已经证明了它的市场需求是多么强大。卖不掉的产品,怎么可能年年加大马力生产呢?茅台是一个不断扩张的品牌,供需关系始终是它价格的决定因素。那些唱空茅台的人,可能真的是逻辑不清,或者只是想做个“空头英雄”。看看茅台的扩产历程,难道你还认为它卖不掉吗?
说到底,茅台的强势不仅仅是价格控制好,而是它长期以来在技术和市场的双重沉淀上,形成了独有的品牌价值。只要市场需求不变,茅台就不会成为泡沫,反而会继续带领高端白酒行业走向更广阔的未来。
——以上内容来自网友投稿,不代表本站观点和立场。内容仅供讨论交流,不作任何投资建议。